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屬靈導引:進入已告凱旋之役


克萊布(Larry Crabb

翻譯:林梓鳳

        

198512月,7,000名心理治療師齊集亞利桑那州鳳凰城,聆聽全球20多位頂尖的心理治療理論家和治療師,發表演講,認真尋求對話、澄清和集思廣益。與會的一代名家有貝特罕(Bruno Bettelheim)、羅傑斯(Carl Rogers)、沙維雅(Virginia Satir)、貝克(Aaron Beck)等,世上300多個治療派別裏,14個有專家出席了。這14個派別是:行為療法、認知療法、艾瑞克森(Ericksonian)療法、存在療法、家庭療法(共六種不同的家庭療法)、完形(Gestalt)療法、人本主義療法、容格(Jungian)療法、多元模式療法、精神分析療法、理性情緒療法、心理劇療法、羅傑斯(Rogerian)療法及溝通分析療法。幾乎眾所公認,這些是80年代最重要的現代療法了。

        對話和澄清是做到了,集思廣益卻沒有做到。艾瑞克森派著名治療師薩德(Jeffrey Zeig)博士是這次會議的主辦人(順帶一提,會議以「心理治療的演變」為題),他後來反省說:「大家都看不出怎樣解決心理治療觀念的分歧,短期內各派難有甚麼融合。這很不幸,因為跨科集思對病人才最有裨益。很可能,這門專業只好帶著各種臃腫的理論蹣跚前行,走進各式技巧所砌成的海市蜃樓。」[1]

       我剛剛重讀這本書,在引言中讀到薩德的反思。書的27章分別記錄了27場演講,每場都有回應及再回應。這使我想到,假如屬靈導引界所有名家聚首一堂,細說自己怎麼理解把靈命塑造成基督形象的對話和做法,會是怎樣的光景?若舉辦這樣的會議,我一定會穩坐觀眾席第一行,像小孩子在聖誕節前望著玩具店窗櫥一般,異常興奮,目不轉睛。我自覺在屬靈導引的藝術上是初學,極想學習。

        今天(20061216日)報紙的漫畫專欄中,淘氣阿丹(Dennis the Menace)坐在聖誕老人膝上,說:「首先呢,我們得談談你去年忘了送給我的禮物。」我想知道,在那場屬靈導引會議曲終人散時,我會不會像阿丹和薩德博士那樣,對所得的感到失望,索然離開?還是在離開時會滿心盼望雀躍,為新的意念和新的歷險而興奮,激發起熱情去多想、多讀、多祈禱,更完全進入這崇高的呼召,跟從聖靈而行,被祂塑造得更像神的兒子呢?

        今期《靈深一席談》有點像我想像中的這個會議,卻跟那個心理治療會議有重大分別。《靈深一席談》的撰稿人所擁有的共通點,比一眾心理治療名宿的更基本。我們全都相信基督信仰能塑造靈命,相信耶穌基督藉祂的聖靈在人心最深處奇妙地工作,確實改變我們的心,使我們渴望像耶穌,過於一切。聖靈轉化我們,給我們力量,實質地逐漸滿足這個渴望(儘管在今生不會得到徹底滿足)。

聖靈在跟隨耶穌的人裏面植入了神聖的生命,屬靈導引就是要建立一種基礎條件的關係,從而進一步釋放這神聖的生命。
Spiritual direction consists of setting relational conditions for the further release of the divine life already implanted in followers of Jesus by the Holy Spirit.

        神做這工作,我們配合。我們這樣做是為了討天父歡喜,而不是為了迎合自己血氣的要求。世界影響我們怎樣看甚麼對自己才是最好,我們的血氣就要求按著去做。其實,我想大家都同意,最討天父歡心的改變,對我們才是最好。

        這是屬靈導師的共同異象和使命,這種基礎是世俗的心理治療沒有的。因此我樂觀地相信,關於屬靈導引的交流定能促進對話、澄清和集思廣益。

        有這樂觀的看法鼓舞我,我就談談我今天怎樣理解屬靈導引。寫這篇文章,不因為我是行內名人,想別人聽我說,而因為我是初學,渴慕神,渴望知道怎樣更好地活出與我救主相稱的生命,並且鼓勵別人這樣做。我猜,實情是我們全都是小學生,還在努力學習屬靈導引的基礎道理,受惠於千百年來敬虔信徒的流風餘澤,他們也許已達到大學程度。在今世,沒有人能畢業,只有等到來生。

五個前設

        我設計了一個模式,也在繼續改進。這模式以五個前設為根基和骨幹。
        第一,聖靈在跟隨耶穌的人裏面植入了神聖的生命,屬靈導引就是要建立一種基礎條件的關係,從而進一步釋放這神聖的生命。

        根據新約的「條款」,如果人認基督為救贖主,聖靈就在他裏面造一顆新心。新心是對神、對自己、對生命有新的意向,跟與生俱來、悖逆神的舊意向相爭。新心渴求神,渴望認識祂,與祂一起,討祂喜悅,熱衷於介紹別人認識祂,願意在人生所有景況中都降服於祂的照管和旨意。

        今天早上我見了一個好朋友,他現在的生活遇到極大的難關。他體力耗盡,靈命枯竭。幾天前,一股潛藏的怒氣醜陋地爆發了。談話時,我祈求神教我幫助他多點接觸他新心裏那個充滿盼望的生命。那個生命是任何東西都毀不了的,是美麗的,與他醜陋的怒氣相爭。

        屬靈導師每次開始面談,都帶著肯定的盼望和清晰的願景,相信受導者裏面有好的生命,渴望得著釋放。在一些關係中,即使神的心和智慧只是隱隱乍現,那個生命也會從內心深處升上表面,慢慢散發出來。有時候那個生命會如泉湧迸發。

        所以,屬靈導師的一個重點工作就是,用屬靈的方式分辨他內心世界的情感和動機是不是與神內心世界的情感和動機一致;越是一致,屬靈導引就越有屬靈力量。

        第二,屬靈導引雖然最適宜在獨處和退修時進行,卻與受導者在今世的噪音和紛亂中踏實處理與神的關係。

        人際關係緊張、金錢問題、情緒困擾,都是作屬靈導引的上佳契機。重點是要發現每個試煉底下那神聖的生命,那是忘我捨己,而非自我中心的生命。

        我聽過何絲婷(Roberta Hestenes)博士給對屬靈導引有興趣的人作出相當合時的勸誡。她溫柔而堅定地諄諄善誘:如果我們的操練、在屬靈導引方面的努力無法使我們對窮乏人有捨己的關懷,那麼我們說成是靈命塑造的所有事情都只不過是捕風捉影,自欺欺人。
        明白了,並且我會紅著臉地補充:基督的生命義無反顧地以別人為中心,充滿憐憫,不論斷人;如果屬靈導引不釋放基督的這種生命,把它帶進陷入困難的婚姻、緊張的職場人際關係、對健康的憂慮、心痛的父母之中,我們就得反省自己對屬靈導引的理解,看看有甚麼不足。

        第三,屬靈導引不只釋放人裏面基督的生命,還對付阻礙釋放這生命的東西。屬靈導引加入了每個尋道者的屬靈爭戰。戰爭的一方是理應得權利的心態,出於恐懼,這是拜偶像;另一方是無私的心態,由恩典賜予力量,這是敬拜。

        光有一套喚醒人的屬靈導引模式,是不夠的。感受到愛而令傷口得醫治,這很美好,卻不足夠。喚醒人裏面沉睡的神聖生命是必須的,但這不足夠,這生命還必須得釋放,走出牢籠。鎖著我們的牢籠就是自我中心的「合理化」。我們的心靈受驚了,很自然會變得自我,心想:「我不照顧自己,誰來照顧我?」我們祈禱,信靠,操練,卻疼痛依然。自我保護似乎不只有必要,還很合乎道德。神最多只是零星幾次保護過我們脫離傷害,消解內心的痛楚。我們一旦不靠聖靈的光照,就會這樣看。

        神「未能」救我們脫離父母的虐待、財務災難、人際傷害,這些事使那悖逆神的病毒滋長壯大;那病毒在我們成孕時就入侵我們的心,是由墮落的祖先傳下來的。內住的罪就是恨神和離開神的「合理」衝動。到達天國之前,這罪都會在我們裏頭,我們必須在屬靈導引中把它揭發出來。我們最主要的問題不是切膚的傷痛,而是刻骨的憎恨。

        我們感到孤單空虛,就怪責神;然後,任何待人的策略只要能建立自信、消解一點痛楚,我們就採用,還自覺這相當合理聰明。心理學家稱之為防禦機制。屬靈導師說這是以心為偶像來敬拜,就是把安全感和滿足感奉為至高,任何能提高這種幸福感的做法都奉行不違。

屬靈導引雖然最適宜在獨處和退修時進行,卻與受導者在今世的噪音和紛亂中踏實處理與神的關係。
Spiritual direction may occur best in a setting of solitude and retreat, but it realistically addresses the directee's relationship with God in the middle of the noise and complexities of life in this world.

        自我中心和以神為中心這兩種心態暗中爭戰。依我看,屬靈導引的訓練必須幫人明白這場隱藏的戰爭,靠恩典辨認它,揭發它。最容易看出這場戰爭的情況是,有人在一段關係裏妄顧仁愛,作出傷害,卻自覺合情合理。光有覺醒的新生命並不足夠,人還需要檢視自己的人際關係,看出自己怎樣保護自我,並為此悔改。悔改釋放那覺醒了的生命。

        第四,屬靈導引不應該承諾人在今生裏能與神建立完全滿足的關係。那樣的體驗已經等於天國。我們現在活著時盼望那個體驗,這盼望支撐著信心和愛。渴求而不得,這是甜蜜的經驗,指向未來,盼望在其中增長。

        有些假教師誤導歌羅西的基督徒,承諾人能經歷與神合一,徹底消除人生在世的痛苦。保羅反駁他們,強調內住的基督使人盼望榮耀,不是使人體驗榮耀。他不是求神滿足他們的渴望,而是求祂使他們充分認識祂的旨意。這種認識是藉屬靈智慧和悟性贏得的,第一會產生與主相稱的生命,第二使人生活上凡事討神喜歡,第三結出善行的果子,就是愛別人,這會使人對神認識更深。他們可以支取神的力量,在不滿足和灰心時得著毅力和忍耐,直到他們完全、永遠分享眾聖徒的基業(參西一9-14)。

        保羅恆常專注於盼望而不是滿足。這盼望產生美德的生活。根據古典的定義,這是快樂的生活,不一定帶來快感,但卻快樂,因盼望而喜樂,並為未來的事感恩。所以,屬靈導引的目標是幫助人與神合一,從而透過基督徒的生命把基督的生命釋放出來,不管這基督徒的生命是不是讓人愉快滿足。我們會喜樂,因為知道自己正在討天父喜歡,因為我們有機會這樣做,直到見祂聖子的面。

        第五,作為屬靈導引者,他要抑制自己欲成情改變的衝動,才能尊重聖靈的奧秘和主權的時機。血氣是我們自主的靈,是自然的、悖逆神的,追求控制別人,不惜用任何威嚇勸誘。從聖靈得力的人,以勸勉的愛指導,卻不勉強人。神以主權在我們的生命裏工作,卻不收回我們的自由,這是祂的性情的奧秘之處。
        好的屬靈導引跟隨屬靈智慧的指示,沒有其他目的,只為了忠於神和倚靠神,並且好像拖在快艇後面滑水一樣,與人交流時辨識出聖靈有甚麼行動就時刻追隨。

屬靈導引模型

        有了這五個前設,我就可以簡介我在School of Spiritual Direction裏教授的屬靈導引模式。那是個為期一週的課程,每年舉辦四次,每次30個學生。

        屬靈導引的活動不是由寫筆記或默想開始,而是要在受導者的現實旅途上與對方會面。這一刻,這人在自己的靈命旅程上走到哪裏?旅客走進陌生的商場,可以從商場指南的地圖上標示「閣下在此」的紅點找出自己的位置;同樣,受導者要在靈命旅程上前進,就得從目前的所在地出發,從靈性上的紅點開始,從自己旅途上的實況起行。

作為屬靈導引者,他要抑制自己欲成事情改變的衝動,才能尊重聖靈的奧秘和主權的時機。
Spiritual direction will honor the mystery of the Spirit's sovereign timing and movement by resisting the director's natural urge to make something happen.

        我的屬靈導引是以根本的當下和周圍的景況──包括現在和過去的事──作為焦點來開始。我想要根本地跟受導者那根本的當下同在。要這樣做,就要洞察受導者對導師的拉力,並且檢視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必須分清甚麼是自己的,甚麼是受導者這刻想要從我身上「拉」出來的。可能他想拉我同情他、認同他,要我保持表面化,要我立刻「屬靈」起來,或者要我責備他來減輕罪惡感。

        我必須按聖靈的指示,把從我出來的東西給他,而不是對方想要從我身上拉出甚麼,我就給他。只有這樣做,我才能不受羈絆地緊貼聖靈的節奏。受導者想我說話時,我也許不發一言。受導者寧願我沉默時,我也許滔滔不絕。否定或強硬壓制受導者的渴望是錯的,不過,受他的渴望擺佈也是錯的。

        為了抗衡拉力和專注於他在旅途上的實況,我與受導者交流時必須能安然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面對種種感受和動機。我有沒有因為是屬靈導師就自覺高人一等?我有沒有惱受導者那麼需要認同?我抗拒他的拉力時有沒有因自己的惱怒而沾沾自喜?

        我記得有位女士,她總是咧嘴而笑,我覺得她甜膩得使人心煩。我有衝動打斷她,要她皺一皺眉頭,別總是笑得人煩躁。我一旦認出自己內心世界的這股衝動,就進入我的血氣和聖靈之戰中。這樣我就能呈現和釋放我內在活潑的屬靈品質。(我還可以說,這大大挫折血氣的快感。)

        如果我留心受導者在旅途上的實況,留心他的拉力,並且進入心裏常存的反擊血氣之戰,就會有屬靈力量釋放出來,帶我為這人想像一幅屬靈願景,開始設想如果聖靈做祂的工作,受導者會變成怎樣。

        我任由自己做夢,帶著盼望。那真的可以發生,在天堂就會徹底實現。我現在可能有幸參與聖靈的工作。如果這個父親受塑造得更屬靈,他會對那個不懂尊重人的頑劣兒子有甚麼感受?如果這個剛離婚的漂亮婦人正在基督裏變得更成熟,她會怎樣應付那個性騷擾她的同事?

        願景使我興奮,激起我的屬靈能量,鼓勵我祈禱。有時我跟受導者第一次會面後會寫一封「談願景的信」,稍後讀給他聽或交給他。受導者有「真實而沒釋放出來的本我」,當這願景漸漸成形,我就可以觀察有甚麼在妨礙願景實現,不失盼望,不會輕蔑地認為他一定不行。當我越來越清楚看見聖靈渴望做甚麼,我就可以面對受導者的血氣力量而不憤怒論斷。我探索那些倚靠自己、由恐懼推動、受世界塑造、受鬼魔影響的人生觀。也有倚靠神、由盼望推動、受聖經塑造、由聖靈啟示的、針對怎樣才是活得好的人生觀。這兩類觀念劇烈地競爭。

越是受到血氣的力量騷擾,就越激渴想聖靈更深的臨在和更大的力量。聖靈的大能就這樣釋放出來,改變我們在任何人生景況裏的待人、思考和感受事情的方式。
The more we are disturbed by the presence and power of our flesh, the more we become excited and empowered by the deeper presence and greater power of the Spirit. And that releases the Spirit's power to change the way we relate, the way we think, and the way we feel in the middle of any life circumstance.

        要做到這一點,就得看看背景事件,創傷和樂事都要看。有時這得花很長時間。目的不是為了解釋心理的力量,而是為了認出和揭露血氣的力量。兩者實在有分別。心理的力量是一些情感力量,當人面對生命中的際遇時,這種力量必然在內心世界出現。人對人生際遇的情緒反應也是血氣力量的一部分,但這不是主體。血氣的力量是:經歷生命中的際遇時,我們悖逆神的性情界定甚麼是生、甚麼是死,並且採用「合理化」的辦法避開死亡經驗,享受生存經驗。簡單來說,血氣的力量等於自戀,或是像奧古斯丁說,是「屈身縮回自己裏面」的本性。

        舉個極端的例子。人會視性虐待為可怖的事,但也認為無辜的受害人僅是自我身分受傷害,需要醫治而已。我從屬靈導師的角度看,當然也認為性虐待是令人髮指、帶來傷害的惡行,受害人需要從這創傷中復原,但我也會察看它對靈性的影響。屬靈導師會敏銳地辨識受害人怎樣誤把經歷的痛楚等同死亡,他跟人相處時怎樣用些辦法保護自己脫離像死亡的經歷,就這樣犯罪離開神。結果導致因自戀和自我保護而陷入罪中,按血氣與人相處。若不悔改、得著饒恕,就無法作深入的治療。

        認清血氣的力量,人就會為罪感到破碎,不只感到傷口創痛。這破碎釋放出悔改的動力,帶來喜樂和盼望。破碎和隨之而來的悔改穿透硬心的厚殼,直達內裏那屬靈力量的榮耀。

        我相信,在跟隨耶穌的人裏面,新約所成就的一顆傾向渴慕神、認識祂、討祂喜悅、為祂犧牲的心,深植靈魂深處,比血氣的自我中心傾向更深。基督徒已經完全得赦免,人常常認不出這事實,體會不夠深,但是基督徒的確活在這個事實裏。當我們醒覺到神的恩典多麼浩大,就會醒覺到自己的身分是神的兒女。領悟並完全接納這個身分,就會刺激我們渴求神的味蕾,渴想被祂尋到、抱住,渴望聽見祂為我們唱歌,渴望祂在榮耀的旨意裏使用我們。這些就是屬靈的力量。

        揭露血氣的力量是痛苦難堪的,不過揭露越多,我們就越能放開自己,讓神憐憫眷顧。越是受到血氣的存在和它的力量騷擾,就越激發渴想聖靈更深的臨在和更大的力量。聖靈的大能就這樣釋放出來,改變在任何人生景況裏的待人、思考和感受事物的方式。我們不再看好際遇為生,看壞際遇為死。無論際遇如何,我們都可以隨意愛神愛人。

        這就是靈命塑造了。我們不會感到完全的滿足。我們會在情緒和際遇上繼續掙扎,但也滿有堅定的盼望,期盼有朝一日一切渴望都得到滿足。圓滿的平安(shalom)必來臨,上下內外包圍我們。這盼望使我們不再要求現在就順心遂意,不再因空虛感而絕望。它會慢慢產生難以捉摸的深刻幸福感,在痛苦空虛裏也不會消失,甚至反而增加。

        為了達致我所描述的靈命塑造,屬靈導引必須參加一場慘烈但已告凱旋的戰爭。現在令人最深切感受到戰爭已得勝的,是那個支持著我們面對那無法滿足的渴望的盼望。盼望在空虛的土壤裏培養起來。接著,信心──就是對所望的事有把握,而不是現今就經歷到所望的事──也可以培養起來。愛也可以。當我們以盼望去回應強烈要求得到紓解的空虛感時,最純潔的愛就釋放出來。因為這盼望釋放我們不再只顧自己,釋放我們像耶穌一樣以別人為中心。

        屬靈導引陪伴人經歷傳道書式的漫長空虛,走進約伯記式的突發苦難,也不停盼望雅歌式的狂喜時刻──是神以祂的主權賜人這些時刻,讓人預嚐未來可享受的滋味。

        讀著這期《靈深一席談》,你也許會比較清晰地望見一條窄路,通向充滿盼望、信實和愛的生命。走這條路的人都必走近心靈的真正家園。我在本文簡短濃縮地介紹了我對屬靈導引的理解,相信它會跟其他文章一起幫助你好好認識基督,以致在這世上更像祂,直到來世見祂。今期有屬靈導引的初學(至少有一個)和名家所寫的文章,願你讀了得著鼓勵去對話,能把幾件事看得清楚一點,願集思廣益的成果在你心裏鞏固「純粹」屬靈導引的根基。


註:克萊布博士領導的School of Spiritual Direction是由New Way Ministries舉辦,資料詳見www.newwayministries.org

 

 

作者簡介:

克萊布(Larry Crabb)是心理學家、作家及屬靈導師,也是NewWay Ministries的創辦人。現為科羅拉多基督教大學(Colorado Christian University)的駐校傑出學者,及美國基督徒輔導員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hristian Counselors)的屬靈導師。有著作20多本,包括《裏外更新》(Inside Out)、《破碎的夢》(Shattered Dreams)、《靈性壓力OFF學》(The Pressure’s Off)、《編織靈魂的話語》(Soul  Talk) The PAPA Prayer



[1] Jeffrey Zeig, ed., The Evolution of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runner / Mazel, Inc., 1987, xxv.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