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6日 星期四

從盧雲著作看屬靈導引

黃韻妍(Christina W. Y. Wong)



引言


  在開始探討盧雲(Henri J. M. Nouwen)進行屬靈導引(spiritual direction)的獨特進路之前,我想:若能強調屬靈導引的核心是甚麼,會有所裨益。

按白琦(Jeannette A. Bakke)所說,屬靈導引是「一種我們盡心追求及回應神的方法,對象是那位亦不斷在追求我們的神」。1 在另一本關於屬靈導引操練的書中,兩位作者指出這過程會「專注在人聆聽和回應神時所發生的事,而這位神是自我溝通(self-communicating,或譯作:自我交通)的」。2 明顯,屬靈導師的角色就是要促進受導者與神的這種溝通過程。云云作者中,盧雲不但是著名的靈修學作家,更是一位致力要使人與神建立關係的神父。在一篇題為〈我對盧雲的追尋〉(My Search for Henri)的文章中,盧雲的朋友福特(Michael Ford)說了以下一段話:

  對盧雲來說……互相結連(connecting)是一個深奧的屬靈觀念,隱含在他大部分的神學思想中……盧雲熱忱於人神的溝通,這份熱情就為他的讀者和朋友經歷到神在他們生命中的同在而鋪路。對我來說,盧雲首推的身份是一位服侍眾人的祭司。3

  在下文我會探討一種屬靈導引的模式,主要是根據盧雲的著作和另外幾位作者及盧雲的朋友對他的評論。

對盧雲來說,無論我們處身於靈程的甚麼階段,都總會聽到一個持續的呼喚,叫我們回到中心。

        每一個旅程都指向一個目的地,屬靈導引的過程也不例外。對盧雲來說,無論我們處身於靈程的甚麼階段,都總會聽到一個持續的呼喚,叫我們回到中心,如其中一位接受盧雲指導的人所說:

  盧雲一而再叫我回到核心的問題,那些問題與教義或宗派無關,卻關係到召命——神呼召我們各人要長成我們真我(true self)的模樣,以獨一無二的方式反映神的形象。4

  離了神的指導(祂不但是我們的創造者,在三位一體中也是我們的救贖主和保惠師),就不可能尋找到那按照神的形象所造的真我。屬靈導師可被視為是同路人,在途上見證和促使那過程發生。我在盧雲的著作中見到那過程包含三個進程(movement),各自帶出三個不同的主題:分別是回轉(conversion)、祈禱(prayer)和慶祝(celebration)。第一章描述從孤單(loneliness)到獨處(solitude)的進程,第二章是有關從獨白(monologue)到對話(dialogue)的進程,第三章描寫從憤恨(resentment)到感恩(gratitude)的進程。


() 回轉:從孤單到獨處


  盧雲在他早期所寫的著作《從幻想到祈禱》(Reaching Out)中,把這進程定為是「任何屬靈生命的起點,因這是從感官上不得安寧,變成心靈得安息,從向外有所渴求,變成向內尋索……5 對盧雲來說,獨處不只是我們自己的私人時間,或帶來醫治的地方,更是徹底的「回轉之處,叫老我在那處死去,新我由此而生……6 我在探討這種回轉如何發生之前,大家需要先理解這個與孤單有關的老我。

孤單感

  按盧雲所說,這老我是指那 由社性強迫意欲(social compulsions)杜撰出來的……假我」。7 盧雲在別處把這情況形容為「瘋狂的追尋自我和自我實現」,因為人有種「以為生命是可佔有的資產……人是可控制或操縱」的假象。8 這種強迫欲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像是忙碌和競爭的生活方式、以「焦慮性彼此依附」的形式陷入「倉促的關係」。9 但在這種不顧一切的追尋背後,埋藏著因沒有真正結連和歸宿而感到的痛苦。這就是有強迫意欲的人所面對的惡性循環:以更多的東西去填滿自已的心靈,其實只加深了那早已存在的空虛感。這就是孤單感——這時代人類共通的困境。值得一提,盧雲在此不只是談到世俗世界的情況,亦是論到所有尋求真正基督教屬靈生命的人。

按盧雲所說,這老我是指那「由社性強迫意欲(social compulsions)杜撰出來的……假我」。7 盧雲在別處把這情況形容為「瘋狂的追尋自我和自我實現」,因為人有種「以為生命是可佔有的資產……人是可控制或操縱」的假象……在這種不顧一切的追尋背後,埋藏著因沒有真正結連和歸宿而感到的痛苦。

  鑒於上文提到人類普遍會感到被驅策(drive)和孤單的情況,接待的德行(hospitality)就被突顯為屬靈導師的重要質素。在盧雲看來,接待是一種能力,能夠為疲倦的旅客提供既安全又自由的空間,讓他們做回自己。但倘若屬靈導師本身在主面前不先感到安全和自由,又豈能接待別人?10 這是盧雲對我們不斷的提醒,因他重視事奉和事奉者的屬靈生命,認為兩者息息相關。

走向內心之道

  如果上文提到各樣的強迫行為是一些心理機制,用來逃避那份壓倒一切的孤單感,那麼,屬靈導師就不但要幫助受導者承認強迫意欲或行為的存在,更要承認那些策略是自欺欺人,徒勞無功。這並非單是頭腦的認知,更是心靈的醒悟。我們不要逃跑,反要進到痛苦之處,觸摸自己心靈深處的孤單、失落、失望、沮喪和憤怒。盧雲堅稱「那可擺脫失落和傷害之道,就是進入及經過 (in and through)」。11願意不怕受傷,勇於面對自己的軟弱和痛苦,乃是盧雲屬靈觀中的一大要旨。這又強調出屬靈導師的角色,就是要提供安全的空間,給受導者表達自己的痛楚。在回復真我,重覓真神的路上,這是關鍵的一步。更與,因「我們生命中大大小小的痛苦,都與基督更大的痛苦密切相連12,祂為世人的罪而死。盧雲在「黎明之家」(Daybreak)有一個朋友作了一個感人的見證,談到盧雲怎樣鼓勵他勇敢面對他因親兄弟自殺而感到的傷痛:

  盧雲沒有提出簡化或陳腔濫調的答案,卻很尊重我們所感到的痛苦,指出我們的心必須在痛苦中得著重生,並在痛苦中發現我們共同的人性……因著我所受到的痛楚和苦難,我學會更深刻欣賞生命的脆弱和美麗……13

  盧雲能夠在人的苦難中發現「共同的人性」(shared humanity) ,而屬靈導師同樣必須願意進入別人的痛苦,這就是「憐憫」(compassion)這字字根的意思,即是「一同受苦」。盧雲進一步指出憐憫之道就是忍耐的操練,如此既可抵擋想要逃走或搏鬥的試探,又能懷著確信和盼望等待事情在神的時間成就。14 忍耐是極重要的質素,因那隧道可能很長,人在其中,很久才能得見隧道盡頭的光。所以,唯有進入才可找到出路,但有屬靈導師結伴同行,就肯定沒有那麼可怕和寂寞。

願意不怕受傷,勇於面對自己的軟弱和痛苦,乃是盧雲屬靈觀中的一大要旨。這又強調出屬靈導師的角色,就是要提供安全的空間,給受導者表達自己的痛楚。

從孤單到獨處

  人要面對自己的痛苦——但不管這樣做有多重要,回轉之路卻是人神同工的結果。盧雲提醒我們,不在乎我們付出的努力,神的恩典才最重要:

  我們獨處時的首要任務……並非把不恰當的注意力放在那許多搗擾我們的面孔上,卻要用我們的心眼定睛在祂 — 我們神聖的救主身上。我們只有在恩典的處境中才能面對自己的罪;唯有在醫治之處才敢暴露自己的傷口;唯有一心一意注視基督,才能放開纏累我們的恐懼,面對自己的真性情。15

  這就是回轉之所在,我們不再是自己,卻是基督活在我們裏面(加二20),成為我們的真我。在這獨處之地,「我們的強迫性意欲慢慢得到消解,開始經歷到作神兒女的自由」。16 說完了這個,我們要記得,獨處的場所需要不斷栽培,才能成為花園;這帶出祈禱的主題,亦是屬靈導引第二個進程的重點。


(二)祈禱:從獨白到對話


  既然祈禱在一個人的靈程中佔有重要席位,我們當然必需探索一下盧雲怎樣理解祈禱了。盧雲論到兩方面:祈禱的本質及祈禱的方法。我會在下文分別探討。

祈禱的本質:需要全人的投入

  盧雲堅稱祈禱不只涉及我們的一部分,更是關乎到我們全人。祈禱不是單向的智性活動或用來宣洩情感的出口。在希伯來人的思想中,心是聯絡全身的器官,亦是個性的核心,又是神的住處。「心的禱告,就是從人心而發朝向神的禱告,因而會影響我們人性的全部。17 這種禱告呼喚我們要在神面前放下自己一切的防衛和裝假,叫我們能照著自己的本相,來到祂的寶座前。從這角度來看,心的禱告能恢復我們與那位「祂就是祂」(He is who He is)的神建立真正的關係。

這種禱告呼喚我們要在神面前放下自己一切的防衛和裝假,叫我們能照著自己的本相,來到祂的寶座前。從這角度來看,心的禱告能恢復我們與那位「祂就是祂」(He is who He is)的神建立真正的關係。

祈禱的進路:牽涉生活的全部

  按盧雲所說,禱告不但涉及我們全人,更牽涉到我們整個生命。他的主張主要根據使徒保羅的教導。盧雲指出兩個希臘字,二字經常用來形容保羅如何祈禱,分別是pantote(常常)和adialeiptos(不住的)。在帖撒羅尼迦前書五章17節,保羅教導我們要「不住的祈禱」。這一切都道出一個事實:在保羅看來,「禱告並不是生活的一部分,卻是生活的全部」。18

  但是,我們如何能從實踐的層面理解這種祈禱的理念?盧雲提出一個很有用的解釋,說明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叫我們留意到他對不住禱告的看法:

  不住禱告,是指到在神的同在中思想和生活……唯有當我們一切的思想……都能夠在神的同在中構想出來時……禱告才成為不住的禱告。所以,把我們不住的思想變成不住的禱告,就使我們從自我中心的獨白,進到以神為中心的對話。19

  就在這點上,操練的重要性發揮作用。盧雲指出操練(discipline)是一種涵括身、心、靈的日常練習,是「直接、有意識又明確」的行動,為要藉著耶穌基督而進到神的同在。20 在一本論憐憫的書中,有一段表達得既深邃又優美的文字談到操練的需要:

  在基督徒生命中,操練是人所付出的努力,要揭示遮蓋了的東西,顯露仍隱藏的東西,拿出放了在罩子下的燈台。這就像打掃清理那些覆蓋我們心靈花園的落葉。操練使我們裏面聖靈得以顯示。21

  所以,屬靈導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溫柔的引導受導者明白到操練的價值,鼓勵他或她經歷在途上如此操練的果效。讓我們看看以下這些對禱告十分重要的操練。

安靜(silence)的操練
  接續上面園藝的意象,安靜的操練就像翻土,然後植物才能生長。舌頭有可能會變成魔鬼的營壘,這一向是沙漠教父和新約雅各書所教導的一大主題。有見及此,無怪乎盧雲認為安靜這操練可保守聖靈在我們裏頭的生命。的確,人安靜時能更留意神的聲音,因神的聲音通常很微小。透過安靜的操練,人更預備好克制想說話的衝動,更有能力聆聽。我們可透過甚麼渠道來聽神的聲音?這帶我們進到另一個祈禱的操練。

默觀禱告(contemplative prayer)的操練
  比默(Jurjen Beumer)寫下盧雲的傳記,講及盧雲的生平和思想,在其中論到盧雲以獨特的方式運用聖經,那就是「默觀聖經閱讀」,或在其他很多盧雲的寫作中則稱為默觀禱告。對盧雲來說,「聖經的話語……是有永恆價值的話」,就人獨特的人生處境向他們此時此地說話。盧雲引述《浪子回頭》(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一書,認為該書是以這方式運用聖經最成功的嘗試,不單是作者,讀者也能透過那父親和兩個兒子的故事看見自己。22 這種讀經的精粹「不在於掌握知識或資料,而是讓神的靈掌管我們」,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讓我們被神閱讀」。23

由於默觀必定意味到要留意和注視神,所以盧雲認為,默觀禱告就是看基督為父神的形象……安靜與默觀聖經閱讀關係密切。「不讀神的話,安靜就變了質;沒有安靜,神的話就失去其再創造的能力。

    盧雲詳細談到這種操練如何進行。由於默觀必定意味到要留意和注視神,所以盧雲認為,默觀禱告就是看基督為父神的形象。因此,閱讀的內容主要來自福音書,因福音書勾畫出基督的生平和工作。

  在此需要補充,安靜與默觀聖經閱讀關係密切。「不讀神的話,安靜就變了質;沒有安靜,神的話就失去其再創造的能力。24 我們怎能肯定自己所聽見的不僅是自己想像出來的聲音?或甚至是魔鬼的聲音?在這點上,屬靈導師就派用場,幫助受導者分辨神的聲音和其他聲音。25 與屬靈導師的默觀質素息息相關,屬靈導師是有異象的人,能見到「祂的面,我們就是按照祂的形象被塑造」。26 這是要在一切事物中看見--不單是神創造、並衪救贖的工作。這質素對屬靈導師十分重要,我稍後會再說。

  如果有人持之以恆把上述的操練融入自己的生活節奏中,就會見到努力的成果,這當然亦需有神看不見的手在背後默默工作。這帶我們進入第三個進程的主題——慶祝。


(三)慶祝:從懷恨到感恩


  慶祝的主題一向是盧雲著作中很獨有的強調之一。盧雲堅稱「慶祝就是耶穌門徒及他新群體的生命所流露的特點」。「神的愛不斷、不止息地提升,足見神的愛是得勝的。慶祝是一個具體的方法,使上帝的狂喜能在我們身上活現。27 更具體來說,活得喜樂、得勝是甚麼意思?若更細心研究盧雲的著作,便發現這種生命是與感恩的操練息息相關。

攔阻人感恩的事

  「看生命為一份禮物,從而懷著感恩的心去領受及生活,這就是感恩的最深層意義。28 這與世俗世界的想法相反,俗世用所賺得的資財來衡量人生是否成功。我們以為自己的成就是自己努力的功勞,而不是要與人分享和慶祝的成果。所以,我們的驕傲和自我依賴就是最大的敵人,妨礙我們這方面的成長。盧雲用浪子的故事來進一步闡明這主題。大兒子無法與父親一同慶祝,因他無法心存感恩。他的問題並不是他視所得的為理所當然。相反,大兒子竟不明白這些年來,父親擁有的一切都是他的,這才是他的問題。大兒子看不見父親的愛是一份只需接受的禮物,卻將自己當成是奴僕,要藉工作才能賺取。難怪大兒子感到怨恨,無法慶祝。在這點上,屬靈導師要提防人在靈命塑造的旅程上依賴自己的危險。上述所有的操練都必不可帶著賺取的心態來做,免得操練的人因成功而驕傲,或因失敗而生怨。

感恩的操練

  只要我們定睛在基督、而不在自己身上,注視祂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的努力,過程中就會收割果子。不過,這些果子必須與人為的結果劃分出來,這可能不是人們所預期和渴望的。這使我們從更深入和廣泛的角度理解到盧雲怎樣看感恩:

  ……真正的感恩擁抱生命的一切:好的壞的、喜樂的和痛苦的、聖潔的和不那麼聖潔的。我們能夠這樣做,因我們在一切所發生的事上,更醒覺上帝的生命與臨在。29

  值得留意的是,這種擁抱一切的人生觀,標誌著感恩的精髓,並且與盧雲所構想的慶祝息息相關。「唯有深入意識到生和死從不完全分隔,才可能慶祝。30 這是從「我們微小的自我到更大的世界」,「在人生一切事上察看神,而不是只在敬拜和屬靈操練的時候才這樣做」。31 如果祈禱就等於把我們整個生命活在神的同在中,那麼,感恩就叫我們進一步學會從神的眼光來看自己生命的一切。所以,盧雲認為這是一種操練,需要我們培訓和練習。這不但是一個需要不斷作出的選擇──對一切臨到我們途上的事向神說「是」──更是要用神的眼光來看世界。

如果祈禱就等於把我們整個生命活在神的同在中,那麼,感恩就叫我們進一步學會從神的眼光來看自己生命的一切……這雙眼睛能在失落的地方發現收穫,在絕望處找到盼望,在苦難中重尋喜樂。

  這就是對所有屬靈導師的挑戰,他們必須幫助受導者欣賞此時此地的恩典,更要指導他們尋回過去。這樣的人才是默觀的人,敏銳到聖靈內在的運行,因著在基督裏的新生命,能夠察驗和用不同的角度來看人和事。這雙眼睛能在失落的地方發現收穫,在絕望處找到盼望,在苦難中重尋喜樂。


總結


  我已介紹了我們在屬靈的旅程上可以如何按照盧雲的模式來與人同行。如果我們同意言教比不上身教有用,那麼,盧雲獨特之處不在於他所寫的東西,而在於他曾活出的生命。盧雲在自己的著作中經常暴露自己的弱點。除了在《浪子回頭》一書中的自傳記載,盧雲的日記也描寫到他真實的掙扎和痛苦,特別是他在晚年的遭遇到。盧雲並不是那置身度外的智者,自滿自足,卻是我們中間的一員,有像我們一樣的缺點和過失。這樣說並不掃興,反而可激勵所有像我這樣參與在屬靈導引這服侍的人——叫我們在成長的路上,能更有勇氣來到祂面前,除了為要得著水和養分,同時也願意接受修剪。

盧雲的日記也描寫到他真實的掙扎和痛苦,特別是他在晚年所遭遇到的。盧雲並不是那置身度外的智者,自滿自足,卻是我們中間的一員,有像我們一樣的缺點和過失。

  這寫作的過程是極其滋養人心的旅程,我在其中透過整合盧雲的洞見及生活上的實踐,發現了醫治和自由的新果子。接待、憐憫和默觀等質素都並非一蹴即至的東西,而是結合身、心、靈的操練,一些可供栽種的種子──所以需要付上時間和關注。我為此深深感謝盧雲,也感謝神,祂是我心靈花園的偉大園藝家。


參考書目:
Beumer, Jurjen. A Restless Seeking for God. David E. Schlaver and Nancy Forest-Flier trans. New York: Crossroad, 1998
Nouwen, Henri J. M. Clowning in Rome: Reflections on Solitude, Celibacy, Prayer, and Contemplation. New York: Doubleday, 1979
________________. Donald P. McNeill & Douglas A. Morrison. Compassion: A Reflection on the Christian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1983
________________. Creative Ministry, New York: Doubleday, 1971
________________. Lifesigns: Intimacy, Fecundity, & Ecstasy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New York: Doubleday, 1986
________________. Reaching Out. New York: Doubleday, 1966
________________. The Return of the Prodigal Son: A Story of Homecoming.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________________. The Way of the Heart. New York: Ballantine, 1981
________________. The Wounded Healer: Ministry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New York: Doubleday, 1972
________________. Turn My Mourning Into Dancing: Moving Through Hard Times With Hope. Timothy Jones, editor. Nashville, Tn: Word. 2001
Porter, Beth, Susan M. S. Brown & Philip Coulter, editors. Befriending Life: Encounters with Henri Nouwen. New York: Doubleday, 2001
  

註腳:
1.      Jeannette A. Bakke, Holy Invitations (Grand Rapids, M,: Baker Books, 2000), 22
2.      William A. Barry & William J. Connolly, The Practi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 (San Francisco, Harper Collins, 1992), 7
3.      Michael Ford, “My Search for Henri”, Befriending Life: Encounters with Henri Nouwen (NY, Doubleday, 1994), 210
4.      Lisa Cataldo, “The Reality Principle”, Befriending Life: Encounters with Henri Nouwen (NY, Doubleday, 1994), 64
5.      Henri Nouwen, Reaching Out, (NY, Doubleday, 1966), 23
6.      Henri Nouwen, The Way of the Heart, (NY Ballantine Books, 1981), 25
7.      同上。
8.      Henri Nouwen, Turn My Mourning Into Dancing: Moving Through Hard Times With Hope, ed. Timothy Jones, (Nashville, Word Publishing, 2001), 27
9.      Henri Nouwen, Reaching Out, (NY, Doubleday, 1966), 19
10.   Henri Nouwen, The Wounded Healer, (NY, Doubleday, 1972), 93
11.   Henri Nouwen, Turn My Mourning Into Dancing: Moving Through Hard Times With Hope, ed. Timothy Jones, (Nashville, Word Publishing, 2001), 7
12.   同上。
13.   Andrew Kennedy, “A New Way to Live,” Befriending Life: Encounters with Henri Nouwen (NY, Doubleday, 1994), 41, 48
14.   Henri Nouwen, Donald P. McNeill, Douglas A. Morrison, Compassion: A Reflection on the Christian Life, (NY, Doubleday, 1983), 95
15.   Henri Nouwen, The Way of the Heart, (NY, Ballantine Books, 1981), 17
16.   同上,頁17
17.   Henri Nouwen, The Way of the Heart, (NY, Ballantine Books, 1981), 60
18.   Henri Nouwen, Clowning in Rome, (NY, Image Books, 1979), 62
19.   同上,頁70-71
20.   同上,頁82
21.   Henri Nouwen, Donald P. McNeill, Douglas A. Morrison, Compassion: A Reflection on the Christian Life, (NY, Doubleday, 1983), 90
22.   Jurjen Beumer, Henri Nouwen: A Restless Seeking for God, (NY, Crossroad Book, 1998), 157
23.   Henri Nouwen, Here and Now: Living in the Spirit, (NY, Crossroad, 1994), 72
24.   Henri Nouwen, Reaching Out, (NY, Doubleday, 1966), 99
25.   同上,頁98
26.   Henri Nouwen, The Wounded Healer, (NY, Doubleday, 1972), 44
27.   Henri Nouwen, Lifesigns: Intimacy, Fecundity, & Ecstasy In Christian Perspective, (NY, Doubleday, 1986), 99
28.   Henri Nouwen, Turn My Mourning Into Dancing: Moving Through Hard Times With Hope, ed. Timothy Jones, (Nashville, Word Publishing, 2001), 17
29.   Henri Nouwen, Turn My Mourning Into Dancing: Moving Through Hard Times With Hope, ed. Timothy Jones, (Nashville, Word Publishing, 2001), 17
30.   Henri Nouwen, Creative Ministry, (NY, Image Bood, 1971), 95
31.   Henri Nouwen, Turn My Mourning Into Dancing: Moving Through Hard Times With Hope, ed. Timothy Jones, (Nashville, Word Publishing, 2001), 16


作者簡介:
黃韻妍女士畢業於香港大學,在美攻讀神學及婚姻與家庭治療。參與教會開荒及牧養事奉多年。福樂神學院教牧學博士,主力研究事奉者的靈命塑造與全人成長。現任中國宣道神學院靈修及實踐神學科講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