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日 星期一

細味深嘗:默想何琦之「聖母訪親」

貝朱麗葉(Juliet Benner

翻譯:紀榮神



「以利沙伯一聽馬利亞問安,所懷的胎就在腹裏跳動;以利沙伯且被聖靈充滿。」(路一41

  何琦是中國最受歡迎的當代藝術家之一,現任南京金陵協和神學院的藝術教授。何琦在小時候得到父親的朋友(南京大學藝術系的前系主任)教授他繪畫,後來青年時適逢文化大革命爆發,父親的大學被查封,他一家就被迫下鄉做苦工。那時候,何琦開始繪畫毛澤東的畫像,最終在一個繪畫比賽中脫穎而出,可免去種田的勞役。其後,何琦接受一位在巴黎受訓的老師教導,使他接觸到文藝復興的一眾偉大藝術家。於是,何琦開始從西方藝術和中世紀的大師身上學習。何琦早上高談繪畫毛澤東,晚上就闊論拉斐爾(Rafael)的「聖母」(Madonna)──就是拉斐爾這幅畫作打動何琦踏上了基督教的路。何琦浸沉在一片政治動盪和社會鬥爭的氣氛中,發覺自己被聖母眼中的平安深深感動。何琦的藝術作品中都充滿這種由福音信息所宣告的平安。

  文化大革命平息後,何琦前往德國研究中世紀藝術,後來住在美國。何琦曾在全世界多個國家舉行展覽,他的作品充分表達出基督教信仰的光輝、色彩和生命力。中國禪宗的藝術是用黑色來表達,只有很少或沒有顏色,但何琦卻嘗試在他的藝術作品中表達出神賜生命的創意,他色彩鮮艷的水墨畫結合了中國和西方的繪畫技巧。

   屬靈的旅程是我們註定要與別人一同踏上的旅程。我們對神的經歷在我們裏頭呼喊,要求我們與人分享,而我們向有智慧又可靠的同伴分享這些經歷,乃是我們學會留意聖靈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運行的不二法門。這是屬靈導引的精髓所在。在這點上,我們分享自己對神的經驗,學習透過專注在那使我們與彼此和與神連繫的奧秘,來辨別出神的作為。
  馬利亞遇到主的天使後,便去探望以利沙伯——這情景可能與你想像到的屬靈導引不大吻合,但當中確實含有屬靈導引的重要元素。路加告訴我們,馬利亞聽見自己將會成為彌賽亞的母親後,便趕到她表親的家去述說這消息。以利沙伯自己也蒙主奇妙賜福,以開放的態度熱切歡迎馬利亞。雖然我們不知道她們彼此交談的詳細內容,但從她們的交流中可發現屬靈導引的幾種重要元素。我們一同觀看這幅藝術作品時,將會探討這些元素。

屬靈的旅程是我們註定要與別人一同踏上的旅程。我們對神的經歷在我們裏頭呼喊,要求我們與人分享,而我們向有智慧又可靠的同伴分享這些經歷,乃是我們學會留意聖靈在日常生活中怎樣運行的不二法門。這是屬靈導引的精髓所在。
The spiritual journey is a journey we are meant to make with others. The experience of God cries out within us to be shared, and doing so with wise, trusted companio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ay in which we learn to attend to the movement of the Spirit in daily life. This is the essen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

  但請先用一些時間閱讀路加福音一章3956節的整個故事,仔細思量。不必抗拒你腦海中浮現的意象。你甚至可能會瞥見一幅圖畫,源自你記憶中所喜愛的聖誕卡、畫作,甚或是舞台表演。留心這景象,如身歷其境一樣看看正在發生甚麼事。聆聽當中的對話,看看你能否感受到這次訪親的心情。

  然後,帶著這些想像性的亮光來欣賞何琦怎樣描繪這項重要的聖經事件。
  看看這幅畫作,你便會立即被這藝術家所用的粗筆線條和鮮艷色彩所打動。何琦把傳統中國民間藝術和西方古典藝術的繪畫技巧合而為一,繪出一些在表達上幾乎是聖像風格的畫作。不像前幾期《靈深一席談》的歐洲基督教作品,何琦的作品既屬於當代,又帶有中國文化的地方色彩,但其簡樸和力量可影響到所有文化和國籍的人。讓這幅畫作向你表達新的意義。你看到甚麼?你第一眼看到這幅作品時,聽到或感受到甚麼?這幅畫作如何改變了你腦海中對這故事的圖像?


一種必須分享出來的經驗  


  路加福音中的記載告訴我們,天使加百列向馬利亞顯現之後,馬利亞便馬上去找她的表親以利沙伯,告訴她發生了甚麼事。以利沙伯聽到馬利亞的問安後,她腹中因神蹟而懷有的孩子就跳動,她也經歷到聖靈充滿。然後,以利沙伯宣告馬利亞相信神的應許是有福的,肯定馬利亞所懷的胎就是那應許的彌賽亞,他必會永遠作王。馬利亞喜不自勝而大唱頌歌,後來這首頌歌就稱為「尊主頌」,榮耀神和歌頌神揀選馬利亞成為耶穌有福的母親。路加再告訴我們,馬利亞在以利沙伯那裏逗留約三個月,才回自己的家去。

  在何琦的畫作中,這訪親的一幕發生在中國農村一條鵝卵石砌成的街道上。這兩個女人站得很近,平靜又安詳。她們手牽著手,這一刻既親密,又流露深度、寧靜的平安和接納。或者,畫中的這一刻正是以利沙伯剛說完了「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路一42)之際。

  在這幅畫作的左邊,兩個女人中較年輕的馬利亞垂下頭站著,頭上蒙了帕子。她的雙眼閉上,暗示她已開始「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裏,反復思想」(路二19),她擺出謙卑和願意接受的姿態。天使探望馬利亞時,馬利亞可能仍對神在她生命中這奇妙的作為感到懷疑。等到天使向她宣告完了,馬利亞就說「情願照你的話成就在我身上」(路一38),表示她接受自己的呼召。馬利亞的右手放在自己的肚腹上,好給予保護,表明她腹中所懷的是珍貴的禮物。馬利亞站在以利沙伯身邊,我們看到馬利亞完全降服於神的旨意,既謙卑又平安。

  以利沙伯的體態意味她是更成熟的女人,比馬利亞更早便開始懷了孕。以利沙伯站在這幅畫的右邊,雙眼張大,會否暗示她有屬靈的洞悉力?意味到她認出神的靈在運行?以利沙伯牽著馬利亞的手,表示支持和鼓勵。以利沙伯的另一隻手則拿著一個水罐子。

  這二人相遇時全無旁人,沒有人目睹她們對話,但我們感受到這是神聖的一刻。她們所站的地方是聖地,可由她們背後白得發光的牆壁突顯出來。


同路人  


  場景已佈置好,讓我們看看對於屬靈導引的過程,這幅畫可給我們甚麼反思的機會。何琦將這兩個女人放置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藉以在視覺上提醒我們,身為天路的客旅,我們都需要獲得心靈的接待,給我們安全感、空間和安靜,好在其中分享我們的旅程。以利沙伯看來正在跑差事,或是要去水井打水。但她停下來聆聽馬利亞說話,手中拿著空的水罐子。對以利沙伯來說,全世界也靜止下來,她只全神貫注在馬利亞身上。以利沙伯定睛望著馬利亞;她的身子也轉向馬利亞,沒有被身旁的事物分散了注意力。

請留意這兩個女人是在街上相遇。馬利亞匆匆去找以利沙伯,向她報喜。在這幅畫作中,她們並不是在以利沙伯的家中見面,而是在馬利亞前往以利沙伯家的途中相遇。二人相遇後感到興奮莫名,但隨即被安靜和專心致志取代了。馬利亞在此時此地受到款待,以利沙伯即時回應她,語氣溫馨。以利沙伯敏銳地意識到馬利亞急不及待要分享她的故事,就毫不猶疑集中精神聽她。

以利沙伯願意觸摸馬利亞,又願意被馬利亞觸摸。以利沙伯伸手握住馬利亞的手,以示接納和鼓勵支持。儘管以利沙伯自己也蒙受神奇妙的恩寵,得以在年老懷孕,但她仍熱切留意和回應馬利亞的故事。以利沙伯放下了自己的關注、自己的故事,為要把全副精神集中在馬利亞身上。這樣,以利沙伯就騰出一大片廣闊空間,使她們二人可聆聽聖靈的帶領。

以利沙伯藉著向馬利亞開放自己的心和自己的家,就給了她空間和安全感——心靈的接待——馬利亞可盡情分享自己的旅程,不必有所保留或懼怕。這是一段信任和開放的關係。以利沙伯聽了馬利亞講述天使加百列來探望的奇妙故事後,她腹中的孩子就跳動,她自己也被聖靈充滿。對以利沙伯來說,這均顯明神的靈不但在她生命中工作,更重要是,神的靈也在馬利亞的生命中工作。這兩個女人必定一同感受到神真實又親密的同在。

何琦將這兩個女人放置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藉以在視覺上提醒我們,身為天路的客旅,我們都需要獲得心靈的接待,給我們安全感、空間和安靜,好在其中分享我們的旅程。
The artist has placed the women in the middle of an empty street. This serves as a visual reminder that, as travelers on the Way, we are all in need of soul hospitality, which offers safety, generous space, and silence in which to share our journeys.

我們更深入察看這幅畫作時,便會感受到馬利亞和以利沙伯相遇時那份靜止的氣氛。為要描繪出以利莎伯真正聆聽馬利亞的聲音,她在畫中有一隻手垂在身旁,閉上了嘴,雙眼張大。她沒有說話,心無旁騖地聆聽,用心觀察。以利沙伯全情投入地聆聽,將頭靠向馬利亞,使自己的身子完全對著她。

以利沙伯放下了自己的關注,她左手的空罐子就是她倒空自己的象徵。此時此刻,以利沙伯忘記了自己要到井旁的差事,要全神貫注在馬利亞身上。那罐子是空的,強調以利沙伯的開放和馬利亞向她分享的驚世大事有多機密。從某種意義來說,以利沙伯就像一個器皿,盛載馬利亞的故事,用尊敬的心接受了,盛下來,就如收到一份神聖的禮物。

甚至還可以再進一步擴展這象徵意義,指出那盛水的器皿是代表這段關係的真正屬靈導師——就是聖靈——的同在。在聖經中,水或雨的意象經常是指向聖靈,故或可視為聖靈臨在二人這次相遇中。這兩個女人也與神相遇了,蒙神賜福和賜恩,現在安靜等待接受聖靈的導引。

以利沙伯張開雙眼望向聖靈的奧秘,就從馬利亞對神的經歷中領受了屬靈的亮光。在這幅畫作中,以利沙伯看來不只是望向馬利亞,更是望向更深更遠的某處——望向那看不見的屬靈現實。以利沙伯口中所說的話,加上她腹中的孩子跳動,都可印證她所聽到的事確是從神而來,並肯定馬利亞生命中的這項事件應驗了神的話。

馬利亞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後,便留在以利沙伯的家中,領受不斷的支持、鼓勵、保護和空間。馬利亞沒有被單獨留下來與她內心猶存的懷疑或恐懼搏鬥。相反,在接下來的三個月中,馬利亞在安全和熱情款待的氣氛中不斷得著屬靈栽培。這兩個女人建立了互相信任的關係,又得到聖靈帶領,必定已一同省察到甚麼時候才最適合馬利亞返回自己家中。

請留意在這幅畫作中二人的高度差不多,似乎帶有幾分彼此共融的味道。二人都看似保持開放,豪無戒備,又像在等待甚麼似的。二人都站著,謙卑順服,聆聽和留意聖靈的運行。以利沙伯沒有將自己當作權威,卻是謙卑自己與馬利亞結連,分享馬利亞的旅程。


注視新生命


  回到經文中,再思考何琦的畫作。艾克哈(Meister Eckhart)形容屬靈導引是一段關係,我們在其中要注視自己裏頭正在誕生的新生命。是誰在你的旅程上一直陪伴著你,幫助你意識到自己裏面的新生命?你人生中有哪些人一直與你同在,為此生命一同慶賀喜慶盛事?哪些人是你人生中的智者,把新異象和新亮光注入你對神的經歷中? 
看看你自己在哪些方面曾如此成為別人生命中的人。你怎樣為另一個人提供了心靈的接待?你有多留意聖靈在別人裏頭運行?你在甚麼地方為別人提供安靜和神聖的空間,讓對方分享自己的故事?你思想這些問題的時候,是否感受到神呼召你做這種事奉?
既然我們都是同奔天路,就都蒙召以某種方式分享彼此的故事。就像馬利亞,我們也被邀請在自己的生命中將神活現出來,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神的生命。我們需要更小心察覺別人裏頭的神聖;預備好自己作同行者,與他們一同辨識神的臨在,在我們以讚歎和感恩的心看著那不斷發生的生命轉化(就是那新生命)時,一同慶祝神榮耀的作為。
先知以賽亞也邀請我們去注視這個正在我們裏頭誕生的新生命:

看哪,我要做一件新事;
如今要發現,
你們豈不知道嗎?(賽四十三19

要對神的靈在你和在別人裏頭的運行保持開放,在你屬靈的旅程上,要意識到聖靈的生命怎樣轉化你和你的同路人。認出在他們和在你裏頭的神聖,並好像馬利亞和以利沙伯一樣,為神正在成就的奇工讚美祂。


作者簡介:

貝朱麗葉(Juliet Benner)是一位屬靈導師,擅長用聖像和宗教藝術品輔助禱告。貝朱麗葉與丈夫住在加拿大的溫哥華島,經常穿梭亞洲、南太平洋和歐洲主領退修活動。她的電郵地址為julietbenner@gmail.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